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

[衝浪小常識11] 空中動作與地面訓練

在現代衝浪比賽中,短版的項目中若能有一次成功的空中動作能增加約2.7分的評分成績(滿分10分),空中動作 (aerial)  要能算得上成功,除了要能讓浪板離開浪唇(lip) 的位置外,更要能在落地後保持平衡或是執行下一個動作。

由於場地的限制,許多運動科學的研究者都在找尋著能影響空中動作的成功因子,希望能讓練習的效率大幅提高。

此研究召集了14位短版選手 (WSL1500分以上)

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10] 划水怎麼練? 練哪條肌肉?


作為東京奧運的新增項目之一,衝浪運動的論文數量終於開始上升

對於衝浪的動作分析也越來越深入。

這次看到的是2019年才發表的論文,針對衝浪選手在不同速度下使用的肌肉群作分析。

以往這樣的研究較為困難,是因為必須要先建置下圖中的 無盡泳池,使用同樣的板子,控制水溫等等 這樣才能使影響因素降到最低(研究經費限制提高許多),不過以奧運為名義,經費也隨之增加,對於衝浪這塊運動科學的處女地也算是一大進展。


研究收錄了12名 浪齡5年以上,一周至少衝3次的衝浪選手 ,貼上肌電圖訊號儀之後,從0.6 m/s 開始提升速度,一般來說平均划水速度會落在0.8 m/s-1.1 m/s 之間 (依浪點而改變) 。


在整個划水循環中: 

慢速 / 長距離划水:中上斜方肌 /   中後三角肌   /闊背肌  都會使用到

快速/短距離追浪:前中後三角肌 / 闊背肌 / 胸大肌/三頭肌  則會加入到推進的行列。

對於想要增加耐力 好划出outside的人,優先增加 長距離划水的肌耐力

而想要增加追浪時的爆發力,則另外要加上三頭、胸大肌以及原先其他肌群的爆發力量。


以有經驗的體能教練來說,這樣的目標週期就已經非常明確。

  

論文來源: 

Nessler JA, Ponce-Gonzalez JG, Robles-Rodriguez C, Furr H, Warner M, Newcomer SC.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Surf Paddling Stroke Across Multiple Intensities. J Strength Cond Res. 2019 Apr;33(4):1102-1110. doi: 10.1519/JSC.0000000000003070. PMID: 30741874.

#衝浪訓練

#運動科學

#大浪人訓練基地

#運動物理治療

#力康運動醫學機構


更多文章隨筆存放地: http://surfingsportspt.blogspot.com/

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08] 衝浪時間比比看 模擬比賽最重要

泡在水裡曬著太陽是浪人的一大享受
但是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看浪追浪等浪發呆呢?
2015年 澳洲的Hurley HPC中心幫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統計:

15個衝浪職業選手以GPS定位跟心率器對2個小時的日常衝浪訓練做測量
平均速度52.4 ± 15.2 m/min, 
平均心跳128 ± 13 beats/min, 
最大心跳171 ± 12 beats/ min, 

划水移動 42.6% ± 9.9%
加速追浪 4.1% ± 1.2%
靜止等浪,  52.8% ± 12.4%,
浪上時間, 2.5% ± 1.9%
落水後回復 2.1% ± 1.7%, 

而這樣的日常訓練跟實際比賽起來,節奏已經相對慢得多了(許多人的等浪時間似乎更長😂
搭配上 肌肉成長的概念,選手或是教練們要注意的是

肌肉分為快肌慢肌   
身體的能量系統也分為短期 中期 長期

若是平常訓練時沒有刻意模仿節奏,身體很容易在高張力的比賽下失去控制
浪上表現自然會下滑不穩定。

所以  模擬比賽 將會是適應節奏 穩定表現的關鍵喔! 

論文來源:
Secomb JL, Sheppard JM, Dascombe BJ. Time-motion analysis of a 2-hour surfing training session.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. 2015 Jan;10(1):17-22. doi: 10.1123/ijspp.2014-0002. Epub 2014 May 2. PMID: 24806868.


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07] 下肢核心 8周有成

對於衝浪運動員來說, 身體的旋轉力量非常重要,在他們試圖做出動作時,如果能保持上半身的核心穩定,就能更快地把旋轉力量傳送到下半身並保持平衡。

這一連串的身體反應,十分倚賴身體核心力量,因此在運動科學領域,常常把核心能力連結到實際運動表現 (棒球、高爾夫、足球、跑步、游泳都已有論文)。

在2018年,美國加州的運動醫學研究發表了一篇 下肢核心的訓練計畫,對19位美國國家隊青少年組選手做8周的訓練計畫。有趣的是這篇研究導入了大量的新儀器以及測量方式(不愧是運科大國器材新觀念新😁),包含了現在最夯的VBT(速度依循訓練)。

8周 (2次/周) 核心訓練,提供了數項常模標準,可以讓我們利用遵循:

核心耐力 (220s-370s)

核心力量 (8m)

雙腳垂直跳 (平均 50-55cm)

身體加速能力 (35-43 m/s2)

這是該計畫的課表 
















希望各方衝浪教練及體能訓練人員都能參考使用。


論文來源:

Axel, Tracy A et al. “Field Test Performance of Junior Competitive Surf Athletes following a Core Strength Training Program.”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 vol. 11,6 696-707. 1 Jun. 2018

#衝浪訓練
#運動科學
#大浪人訓練基地
#運動物理治療

更多文章隨筆存放地: http://surfingsportspt.blogspot.com/

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06] 男女有別 左右也有別

2019年 葡萄牙的運動科學家們,針對18歲以下共20名衝浪國家隊的青少年選手做測試,希望能10男10女中找出明顯的差異性,提供各教練們能參考修正自己的訓練計畫。

在葡萄牙維也納堡的HPC中心測試中,除身體基本資料外共有8項資料經過測試:

體脂率

CMJ (下蹲跳)

SJ (單腳跳)

男生選手在這三項數值都明顯高過女生選手。而這三項指標在其他研究中都被認為是能做出更高技巧的數值,因此針對女生選手,要特別注意下肢力量的成長 與計劃設計。

而個人的數值比較,則可以利用SEBT (星狀延伸平衡測驗),來比較雙腳發展程度。


在選手成長的過程中,教練要特別的注意選手的體能發展與身體反應,女生在青春期的體脂堆積率會比男生來的高,相對的會影響板子的挑選 (浮力) 。
而下肢的彈跳能力,則會影響浪上的技巧使用,要特別計畫去強化下肢動態力量。 

SEBT可以拿來測試兩側發展是否不平衡,SEBT的特性剛好是 測試即訓練,因此也推薦教練加入到訓練計畫中,增加神經肌肉控制,讓下肢力量能有更好的發揮效率。



結論:
在訓練中,教練要特別注意女生選手下肢力量不足,各選手的左右側發展是否均衡。 
並提供對應訓練計畫(CMJ、SJ、SEBT)


論文來源:
Silva B, Clemente FM. Phys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youth surfing athletes. 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. 2019;59(2):171-178. doi:10.23736/S0022-4707.17.08036-7




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05] 空中動作的落地要點

2018年加拿大與澳洲運動科學學者 針對2015 World Surf League's Championship Tour 做影像分析,希望能從121次的空中動作中,找到共同的動作要點,幫助選手未來能穩定完成空中動作。


針對 frontside air / frontside air reverse 動作要點如下

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

[衝浪小常識04] 上肢力量與衝浪關係

2016年澳洲HPC衝浪中心跟加拿大運動研究機構 聯合發表的論文中提到,上肢的最大力量可以有效幫助划水速度及耐力。


🎯5周的 引體向上 (pull-up)+ 雙臂撐體(dip) 最大肌力訓練
🎯有效縮短 5m .10m.15m.400m 的划水時間
🎯業餘浪人的效果較佳

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

運動物理治療的雜想

隨隊防護-課程演講 -診所治療 - 體能訓練 這四個區塊,
我想這應該能包括到大部分運動物理治療的範疇。
不管是經歷或是個人興趣,運動物理治療師會在特殊的運動領域出現,
從運動愛好者到菁英運動員,協助他們解決在運動時所遭遇的病痛與技巧障礙。

針對運動的特性提出傷病的解決途徑,不管是肌肉骨骼、神經動作模組或是符合運動表現的姿勢修正。都必須要對該運動有特殊的見解才能達成。

[衝浪小常識03] 浪人站姿透露出的秘密

[衝浪小常識03] [運動科學 與 物理治療]

如果你細心觀察,會發現每一項運動都有自己的運動身材。
跑長跑的人,身材細長
練舉重的人,肌肉壯碩

那衝浪的人呢? 這篇就是要來給你正確的身材印象!
有許多的休閒浪人,他們的閒暇時間都拿來衝浪,長時間的划水姿勢讓背部肌肉逐漸壯碩
但這樣的形態就會形成醫學上常見的下交叉症候群。

下交叉症候群容易在腰椎產生壓迫,而划水時的抬頭姿勢更是雪上加霜,從一開始的"划水腰很痛",到最後"衝浪脊髓病變"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。下交叉症候群其實是經年累月的力學失衡,透過鍛鍊肌肉、放鬆肌肉就能簡單扭轉:

1.強化腹肌/臀肌:

腹肌的訓練動作百百種,近年來運動科學的進步,已經對很多種腹肌動作提出質疑,針對腰椎已經有壓力不舒服的朋友,最常見的仰臥起坐容易加大腰椎壓力。

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

[衝浪小常識02] 上肩痠痛跑不掉,划水姿勢出問題。

[衝浪小常識02]  [運動科學 與 物理治療]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來囉來囉 第二篇肩膀上側疼痛 蹊蹺告訴你

肩膀上側疼痛常見在上斜方肌肌肉與提肩胛肌緊繃,
輕則疲勞傷神,重則頭痛手麻。
衝浪划水時也最常用到這塊肌肉做代償!
這篇文章就是來告訴你不只是姿勢不良害的,後面的兇手可多著呢! 











1. 划水不抬頭,上肩獨角戲:
我們常說划水時必須將頭抬高,除了能看清浪況找尋合適出口外,更是要讓身體有良好的划水力學,當頭低下時,肩膀會跟衝浪板過近而需要更多的抬高,上肩就會獨自承擔划水重擔,時間一長體力絕對吃不消。





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

[衝浪小常識01] 肩膀前側疼痛

衝浪划水肩膀痛? 小心肌腱炎找上你
[衝浪小常識01] [衝浪運動傷害]

划水佔了衝浪時間的60%
大部分的浪人在衝浪生涯中,或多或少都曾碰過肩膀的不舒服,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找出自己受傷的原因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

肩膀的前側疼痛往往是肌腱的發炎造成,肌腱是肌肉連結骨頭重要橋樑,肌肉本身越緊繃,肌腱承受的壓力就會越大造成撕裂發炎。


主要經過這裡的肌肉有5條,每條負責動作都有些許重疊,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姿勢、運動習慣、受傷病史,使得肩膀的肌腱炎往往難以痊癒,所以找出傷害的原因就變得格外重要:









1.肌肉過度疲勞,緩衝功能消失
肌腱需要肌肉的力量來當作緩衝,當運動到尾聲時,肌肉的疲累往往使肌腱承受的衝擊驟升,一瞬間的衝力過大,肌腱就容易撕裂發炎。